“云南作為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,承擔著維護區域、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戰略任務,又是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敏感地區。”3月10日,全國人大代表、云南省環保廳廳長張紀華建議,“應將云南金沙江、南盤江、紅河、瀾滄江、伊洛瓦底江、怒江等6大水系流域納入流域生態補償范圍,并在相關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和資金上給予扶持。”
張紀華代表表示,云南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稟賦,處于我國長江上游(金沙江)、珠江源頭(南盤江),也是紅河、瀾滄江、伊洛瓦底江、怒江等4條國際河流的發源地和上游地區,是世界10大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的東喜馬拉雅地區的核心區域,擁有全國95%以上的生態系統類型和50%以上的動植物種類,生物物種及特有物種均居全國之首,是舉世矚目的生物資源基因庫。而且水資源、礦產資源豐富,也是全國著名的旅游、養生度假、野外探險和科研考察的目的地。
“目前,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突出。”張紀華代表說,“這6大水系流域的人口多分布在山區、半山區,耕地少、土地產出率低,產業發展不足。由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,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,也喪失了一些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機會,同時由于地方財力薄弱,導致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欠賬越來越多,未來解決扶貧脫貧和生態環境問題的任務越來越艱巨。 ”
此外,6大水系流域生態環境系統較脆弱,保護治理的任務艱巨 。“這6大水系流經境內外,地形遍布高山峽谷、地質構造復雜、氣候類型的多樣、地理環境特殊、生態系統較為脆弱。森林植被生態防護功能不足,生物多樣性保護任務艱巨,局部水環境污染嚴重、治理難度大。”張紀華表示,隨著我國"一帶一路"建設的推進以及與周邊國家國際合作交流的迅速增加,國際上對云南國際河流的生態環境保護日益關注。
“云南作為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樣性寶庫,承擔著維護區域、國家乃至國際生態安全的戰略任務;同時,又是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敏感地區,保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責任重大。"張紀華代表建議,"將云南金沙江、南盤江、紅河、瀾滄江、伊洛瓦底江、怒江等6大水系流域納入流域生態補償范圍,并在相關生態環境保護項目和資金上給予扶持。”